
朗朗出生于1982年6月,现在28岁。施坦威(钢琴)公司1853年成立于纽约皇后区,今年已有158年历史。美国内战即南北战争,于1861年爆发,历时4年,从去年开始,美国人有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好像有人计算过,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把他们的亲戚朋友圈子一圈一圈地往外扩展,最多到第六圈就一定会有交集,朗朗,施坦威与美国内战历史这三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今年元旦,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 再次请到朗朗,出场“全民来给力”特辑,原本就十分欢乐的场面更现高潮。五位主持人一一由朗朗牵手弹奏名曲,其中吴昕在得到朗朗手握手指点之后高声大叫:“我从今天开始不洗手了!”观众可能还注意到,当介绍朗朗弹奏的钢琴上面刻有“朗朗”字样时,吴昕还特意蹲到了琴身旁,与这款“朗朗”系列施坦威钢琴合影。
朗朗是2002年成为施坦威艺术家的。因为他在少年儿童当中的巨大影响,特别是他的早期经历和后来的成功激发儿童音乐教育的热潮,施坦威打破传统,有史以来第一次将一个艺术家的名字用作钢琴品牌,专门设计了五款适合早期音乐教育的“朗朗施坦威”钢琴(Lang Lang™ Steinway)。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04年5月请朗朗担任亲善大使,成为该基金会自1954年设立亲善大使以来的第一位音乐家,也是最年轻的大使。2007年朗朗在北京拍卖朗朗牌施坦威钢琴,所得用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帮助云南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2008年汶川大地震,朗朗除了捐款赠物之外,还在纽约中央公园举行音乐会,随后拍卖演奏所用的红色施坦威钢琴,将所得捐赠四川灾区。
施坦威是当今世界上顶级钢琴制造商之一,它的创始人亨利۰施坦威是德国人。因为19世纪中期法德争夺欧洲霸主地位,时局动荡,按照老话所说的“乱邦不居”,亨利于1851年带领除了大儿子之外的全家移民纽约,并且将他在德国开始的钢琴制造生涯带到了美国。
施坦威钢琴在世界上频频获奖,成为高档钢琴的顶级品牌,一个重要原因是特别注重技术创新。施坦威在所有钢琴制造厂商当中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大约有130多项重要专利,现代钢琴制造的关键技术施坦威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现在施坦威虽然几经转手,但是你如果到美国来,有机会在纽约参观施坦威的制造工场,仍然会被它集华丽和谐的艺术品位与苛刻严谨的生产工艺所震撼。

施坦威的成功除了创业的亨利之外,还要归功于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当年留守德国的大儿子C F 西奥多۰施坦威,还有一个就是老四威廉۰施坦威。威廉不仅精通钢琴制造,他自己就在工场里当过两年学徒,他的市场营销策略使得施坦威钢琴大获成功。在他主持施坦威钢琴公司期间,热情款待全世界知名的钢琴演奏家,以施坦威钢琴的名义为他们举办大型演奏会,赞助和参与纽约市的各种音乐活动,1866年在纽约市建成的施坦威音乐厅可以容纳2500听众,是当时美国最大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威廉۰施坦威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执著,使得他成为戈特里布۰戴姆勒的好友和商业伙伴,帮助后者将他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品牌打入美国,曾经一度占据其全球市场份额的25%。
威廉۰施坦威从1861年开始直到他于1896年11月去世前不久,几乎不间断地记日记。他的日记除了私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他的第一任妻子对其不忠)与事业上的艰辛成功之外,还忠实地记叙了他所经历的历史悲喜剧,包括美国种族和社会矛盾最为动乱时刻:南北战争和其后疗伤的过程。

威廉的日记共有9大本,2500多页,被史密森博物馆基金会的辛西娅۰胡佛1966年到位于纽约皇后区的施坦威老厂区搜集展品时发现,当时美国历史博物馆刚刚于1964年开馆,日记的整理工作被延后。这反倒成了一件好事,因为技术的进步,使得这项工作经过照相缩微和扫描复印之后,不必经过书面出版阶段,直接进入了数字网络的时代。
和史密森博物馆基金会的其他项目一样,施坦威日记的整理也大量借助于志愿者。2007年,在美国塔吉特(Target)百货公司赞助下,胡佛得以有更多的人手,在花费了超过25000小时的研究整理和写作、添加了3万多条注解之后,日记终于在网上公诸于众,人们可以从这位移民的记叙当中,以一个目击者的角度去了解当年美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比如当林肯宣布在全国进行征兵的时候,纽约发生了严重的骚乱。不满的人们,特别是那些没有能力花钱而免去兵役的穷人,在纽约各地打砸抢,烧毁店铺。威廉在日记中记叙了他为保住自家的厂房和设备,不得不昼夜驻守在工厂,以金钱贿赂暴民首领,终于逃过一劫的惊险经历。
现在美国历史博物馆在一进门右转不远,专门开辟了一个展区,展览威廉۰施坦威的日记,配有各种图片说明。展览日期到今年4月8日为止,感兴趣的不要错过机会。真正想读他日记的,可以上网(http://americanhistory.si.edu/steinwaydiary/)检索,不但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眼里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还可以跟随威廉一步步走过对美国产业革命最具决定意义的几十年的路程。